心臟病患福音!美國研究人員研制出可降解的起搏器
王鑫方
美國西北大學和喬治·華盛頓大學研究人員研制出據稱全球首個可生物降解的短期起搏器,超薄、超輕且無需電極導線或電池,理論上數周內可被人體吸收,適用于心臟需要臨時支持的患者。
據英國《泰晤士報》28日報道,這種新型起搏器重量不足0.5克,無需任何外部連接或電池,借助近場通信技術從附近天線獲取能量,使用的技術與智能手機電子支付所用技術相同。
按照研究人員說法,起搏器所有部件應能在五至七周內降解并被人體吸收,從而避免手術取出的必要。
研究人員說,起搏器由柔性材料制成,縫兩針即可固定在心臟外壁。它包括兩個金屬電極,每個電極厚0.05毫米,由外層涂鎢的鎂制成,可溶解,不會產生有毒物質。線圈也由外層涂鎢的鎂制成,用于收集外部天線的信號。起搏器其他部分使用的材料多為聚乳酸。聚乳酸外殼厚度決定起搏器在體內存在時長。
聚乳酸是以乳酸為主要原料的新型生物降解材料,可用于生物醫藥領域,如可吸收手術縫合線、人造皮膚等。
按照《泰晤士報》說法,這種可降解起搏器迄今在老鼠、兔子和狗身上展開試驗,在實驗室內人類心臟細胞上的試驗效果也不錯。其中,新型起搏器植入鼠類體內后會在三個月內完全降解。
研究人員說,目前醫生為患者安裝臨時起搏器,需要經手術將金屬電極縫在患者心肌上,電極導線從胸口伸到體外與起搏器連接,待患者病情穩定后取出,但這些金屬絲“可能移位或成為感染源”。相比之下,新型起搏器優勢明顯。
未參與研究的英國心臟基金會醫學主管奈爾什·薩馬尼說:“這是一個令人激動的創新……將需要進一步測試以確保它安全有效。如果證實它安全有效,就可能避免患者使用不必要的永久性起搏器?!?/p>
研究論文28日刊載于英國《自然·生物技術》雜志。(完)(新華社專特稿)
關鍵詞:可吸收起搏器(soluble pacemaker)
編輯:孔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