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淄博新聞網訊 守法規知禮讓,安全文明出行。2021年,全國交通安全日走過十年。我市連續十年組織開展主題活動,推動全社會交通文明程度全面提升,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出行安全。越來越多的交通參與者加入到文明出行的隊伍,城市交通更文明、更和諧。十年來,淄博公安交警始終堅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統籌安全與發展,圍繞活動主題,深化部門協作,凝聚推進可持續交通共識,形成交通文明社會治理合力。
10年來,從“要我安全”到“我要安全”,群眾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識和文明素養有了顯著提升,絢爛的社會文明新貌逐漸成形。文明交通是城市文明的重要載體。十年來,出行方式逐漸變化,交通流量逐漸加大,淄博公安交警以人為本、以智開道,把“群眾滿意”作為智慧化交通核心,順應大數據智能化發展潮流,積極探索試點先行,破解交通管理難點問題。依托大數據分析研判、重新設計算法、建立數學模型,張店交警在具備條件的12條主干道建立起“五縱七橫”區域綠波網,實現了區域內68個燈控路口的綠波協調聯控,通過第三方平臺評價,區域內平均車速增加15%以上,平均交通延誤率下降29%以上,有效提高了通行效率,緩解了交通擁堵。
緊緊圍繞公安部“放管服”改革和全市“優化營商環境”總體部署,創先爭優,狠抓落實,研制“真招”謀劃“實措”,先后創出了數字化交警中隊、全國一等車管所、緝查布控系統應用、“警保醫聯動”新模式等一批在全省叫得響的“淄博交警品牌”。
推動政府出臺《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設施“三同時”工作的指導意見》,全市43條新建道路逐步實現交警部門全程參與道路設計、施工、驗收,有效避免了道路“隱患增量”。截至目前,共對49條道路落實“三同時”制度,對10余個在建重大項目啟動了“三同時”工作流程,從源頭上改善了道路安全通行條件,有效預防了交通事故的發生。
今年1月,市政府印發《淄博市建設項目交通影響評價實施辦法》,將交通影響評價作為項目規劃設計的前置條件,公安交警部門、自然資源部門共同委托第三方評審機構,邀請專家進行聯合審查。今年以來,淄博市共對42個建設項目實施了交通影響評價,提出建議223條,從源頭上遏制了隱患增量。
10年來,道路交通安全從自上而下的灌輸,變成了自下而上的推動,從“剃頭挑子一頭熱”到“參與者有其責”,后者逐漸成為社會共識。為了推進社會共建共治工作,淄博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聯合市委宣傳部、市委政法委、市交通運輸局開展“零酒駕”單位創建活動,在全市確立“零酒駕”創建示范點,向各級紀檢部門和文明辦抄告酒駕醉駕違法駕駛人,全市因酒駕醉駕引發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連年大幅下降?!耙豢粠А笔刈o行動,依靠社會力量,大手拉小手,讓頭盔佩戴率大幅上升,由過去“勸導戴”到“主動戴”。
10年前,駕駛人出門需要帶駕駛證,如今,駕駛證電子化,出門帶手機就可以;10年前,辦理車駕管業務需要排長隊,如今,通過交管“12123”APP,眾多事項在線辦理,一次也不用跑……10年來,從“醉駕”入刑到“兩超一?!比胄?,從“減量控大”專項整治行動到“一盔一帶”安全守護行動,淄博公安交警運用法治、科技、社會、道德、輿論的力量,推進系統治理、綜合治理、依法治理、源頭治理,有效遏制了道路交通事故上升的勢頭,交通事故死亡人數、事故起數呈現“雙下降”態勢。
走過10年,淄博公安交警堅持問題導向、目標導向,堅持有解思維,一切依靠群眾、一切為了群眾,交通出行環境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接下來,淄博交警將繼續打造共商共治共贏的交通安全綜合治理新格局,為淄博市經濟、社會高質量發展創造安全暢通和諧的道路交通環境。
在淄博,每天都是交通安全日。
(全媒體記者馮艷輝)
編輯:王磊